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 > 政法>代表建议:关于指导协调粤港澳共建国际人才港的建议

代表建议:关于指导协调粤港澳共建国际人才港的建议

华夏时讯 2021-05-13
中国民生新闻网两会报道组(记者陈龙狮、王龙飞、陈楚发、王建力、罗洁、蔡锦秀)全国两会的前两天,我们忙着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开幕式等新闻报道。今天相对空闲,特此将我们收到的可以公开发表的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刊登出来。其举的目的是:彰显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风采和爱国激情。

第四篇“代表建议”是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先生撰写的,他的题目是《关于指导协调粤港澳共建国际人才港的建议》,请全国读者分享:

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性创新高地,要积极发挥地处双循环交汇点的特殊优势,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粤港澳三地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方面的布局,出台了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支持措施。港澳还分别对政府部门作出调整改革,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澳门高校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积极拓展与国际科研团队的合作,并且不断谋划布局在大湾区城市设立分校,搭建更加完备的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对接载体。但是,目前粤港澳三地推进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研究合作,促进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对接方面,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港澳科技行业在参与国家行业联盟和标准制定方面也存在不足乃至缺失。

为发挥港澳特殊区位和制度优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下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粤港澳三地科技人才的政策协调

透过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专责小组加强粤港澳三地科技人才政策协同。支持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先行先试,建立面向外籍人才、更加开放的居留政策。与港澳协调围绕国家科技攻关前沿方向建立更加开放的居留制度,吸引国内国际科技创新人才的汇聚,并研究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三个深度合作区内科技人才可豁免居住地限制申请港澳居留权。支持港澳开展港澳特区在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的普查工作,盘整过往港澳特区政府资助计划高端人才,强化在外港澳科技人才的联系。

二、支持港澳在粤分校科研载体建设

支持港澳在粤分校建立广东省龙头企业创新需求、粤港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澳门高校研究能力强,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可支持内地龙头企业利用澳门高校,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对企业主导的企业高校联合研发项目予以资金扶持及税费减免。支持开展联合研发项目科技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各要素跨境自由流动试点。

三、在国家前沿产业联盟中给予港澳参与机会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空天科技、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的科技联盟、行业联盟、标准联盟、共性研发机构中吸纳港澳成员参与,以便加强内地和港澳科技联盟的合作。支持港澳国家级实验室谋划建立相关门类的国际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今日推荐
精彩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