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 > 汽车>智能汽车发展要补好安全课——“刹车门”“监控门”敲响警钟

智能汽车发展要补好安全课——“刹车门”“监控门”敲响警钟

华夏时讯 2021-05-13
p style="text-indent: 2em;">本网讯 近年来频发“刹车门”“监控门”等事件,暴露出智能汽车发展存在的痛点。人们在享受汽车智能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带来的驾驶安全、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

01 新技术产生的问题谁来买单?

“我们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上海车展维权事件过后,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的傲慢回应,引发了社会舆论。

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新问题、新挑战,这是当前智能汽车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车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汽车厂家首先应该是想办法和消费者协商解决,而不是推诿,更不能为了压缩价格而降低车辆的安全配置和安全系数。”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持续加速发展阶段,自动驾驶芯片、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算法等软硬件技术,往往依赖于经过车辆实际上路运营获取的各类数据,来完成自身的升级完善。然而,这些新技术、功能是否有第三方机构监管?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又该由谁来买单?围绕此次维权事件的争议或许只是揭开了行业发展疑问的一角。

“目前来看,行业仍缺乏统一标准的智能驾驶验证法规或规定,部分车企将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交付用户,让不少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车辆存疑。”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表示。

反思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手机应用软件(App)和平台快速发展,由于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制定和落实的相对滞后,导致手机系统和应用软件漏洞和木马泛滥,甚至带来了数据滥用和产业垄断问题。

在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看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况和趋势,非常类似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如果不能吸取过往教训,过度宽容,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成本来弥补。

02车企是技术实验者还是推进者?

在推广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过程中,车企应如何切实保障安全系数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车企不仅应保证车辆交付时的车辆状态,也要保证在质保期内,软硬件不出现质量问题,整车级别也不应该出现任何影响驾驶安全的质量问题。”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自动驾驶领域,车企在开发阶段应充分验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包括功能失效与功能误触发等特殊应用场景,更需重点验证。

在智能汽车领域,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因发展路线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车企在整车开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社会责任意识,各个零件的软硬件量产装车都经过了研发、设计、试制的严格质量管控,最终装车的零件必须保证在充分验证测试的条件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这是传统车企相对于造车新势力所拥有的优势。”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说。

造车新势力的技术研发、升级速度同样不容小觑。蔚来汽车下线35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日前更与中国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汽车实验室,小鹏汽车已在中美两地同时开启自动驾驶芯片研发项目。

此前高调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代表——华为,口径则是“华为不造车,帮企业造好车”,陆续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与北汽集团等传统车企合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要求团队能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基础上,再研发一个更牛的传感器,未来能探测到现阶段看不到的极端情况。

由此来看,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制造企业,是新技术的实验者,但最终要成为的,应是技术推动者。

03如何兼顾行车安全与隐私保护?

当“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汽车发展的新教条,汽车安全的定义也随之改变。除了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还包括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

在此次上海车展女车主维权事件中,“数据”成了特斯拉与车主双方交锋的重点。对于特斯拉公布的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维权车主一方面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认为特斯拉公布数据的行为侵犯了其隐私权。

“这也暴露出智能汽车产业的一个发展痛点——行车数据的所有权问题,目前我国针对自动驾驶数据的确权以及发生事故后车企公布数据的流程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实际上,不仅是特斯拉,几乎所有智能汽车收集的信息、交互的数据、有记忆功能的设置,都涉及信息和数据安全问题。

但行车数据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完善最直接的依据。“大量的数据采集与回传,能够加快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的迭代升级,这是自动驾驶算法进化的必经之路。”广汽埃安有关负责人说。

智能汽车的行车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应该如何兼顾?

“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问题错综复杂,它牵扯到个人的隐私、企业的责任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国家安全。所以数据安全的一大前提就是要求车企,包括像特斯拉这样的外资企业,所有的行车数据都要保存在中国境内。”殷承良告诉记者,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早前,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发布微博,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就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刹车失灵类的问题提出监管要求,“从技术上而言没有任何难度,但是提供相对重要的证据,可以减小车主取证难、厂家觉得被冤枉的概率”。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建议建立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让车主和厂家做到“我买你的车,你收集我的数据”,同时车厂应启动相关的补偿机制,比如按里程积分为消费者提供额外服务等。

持续发酵的维权事件推动了以特斯拉为首的智能汽车企业对数据隐私的高度关注。日前,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企业正在开发线上信息系统平台,以便车主自行查询车辆后台数据和车机交互数据。近日特斯拉美国官网上线了事件数据记录器EDR查询软件,但这一服务目前仅对北美地区开放。

尽管引发争议的维权事件至今仍未有明确结论,究竟是不是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存在问题导致了事故发生,还有待拨云见日。但相信随着数据平台的上线,今后发生类似争议事件时,相关处理会更公正、有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