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香 必将感动中国的一部巨作 《天圆地方》(赏析)
华夏时讯 2021-05-13
2018年,我在银河悦读网站跟读了30部小说,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大尾巴鹰老师的作品《天圆地方》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我觉得要比搬上银幕的影视剧《有你才幸福》更加精彩,更加感人、更加令人震撼!
《天圆地方》一书,从“缘”字入手。茫茫人海中多的是擦肩而过的过客,几人能回眸,几人能驻守?
小说却讲述了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三代、六个不同姓氏、六个不同血缘的人,经历了爱恨交加、恩怨情仇、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依然一如既往、坚守大爱,情深义重。
告诉了我们人生就是因缘相聚的盛宴,人与人之间相逢、相处、相知、相爱、相离,源于一个“缘”字,奉献一个“爱”字,留存一个“情”字,坚守一个“义“字。
其实,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就是靠仁、义、礼、智、信,成就了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不知何时,这一切变得渺茫、变得空洞起来。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权贵至上的今天,是这部小说,仿佛又让我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中先人的魂魄,看到我们人民中散发出来的文明、道德和思想之光。
这部书里的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又高尚得非常高尚,它浸透了普通人厚重的情感:尊重、正义、诚信、善良和担当。小说植根于百姓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是一部近年来让我流泪最多,充满感动和感慨最深的作品。
我深信《天圆地方》必将感动中国,感动更多的人!也期待《天圆地方》早日搬上银幕,一定是一部收视率最高的新作!
我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没有能力评论作者的写作风格多么独特,文笔多么流畅,铺垫和伏笔多么巧妙,我只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生命在时代中鲜活
我没仔细数,小说里的人物以白葆春、廖素珍、白玲、小六子、沈建功、麻金城、袁青、格日勒蒙古族乡亲、卖包子的胖子夫妻为代表的大约40多个人物,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带着时代的气息,伴随着蹉跎岁月、演绎着每个人生命的乐章。
他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又都是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着各自的美德也有着各自的缺点、过错,随着时间的前行,这群人在《天圆地方》中相遇,透着暖暖的笑意,填补着生命的空白,在这块圣洁的原野上,临水照花,感念情意,相逢相依,沉淀出令人感动的真情和充满魅力的故事。
前边我说过,这一年读了很多书,有的记不住名字,有的人物早已在我的记忆中逝去,可是令我自己都感动的《天圆地方》里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的名字我都能清晰地记住,他们一个个从书里走进我的心,走近我的生活,他们的音容笑貌总会闪现在我的日子里,让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我读书之后从没有过的感受。
人与人的尊重和平等
在这部书里,特别是白葆春一家,他和妻子女儿和三个徒弟为主线张开了一张网,界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凡是走进来的人,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了平等与尊重。
小说中,六子和女朋友陈静分手和白玲结婚,白玲从一个父母宠爱的独生女儿成了冯家的媳妇,走进了大杂院。她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女孩,孝敬一直不待见她的婆婆,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小姑子,照顾小院里的邻居孤儿小二子,尊重拨弄是非的邻居二伯,顶着社会的舆论,关心、照顾解放前被卖到妓院做过妓女的瞎姥姥。
六子妹妹大毛为了帮助嫂子改变家里的经济,高中毕业就到了母亲曾经工作的厂里上班,六子曾经的女朋友陈静已经是这个厂里的办公室主任,当她知道大毛是六子的妹妹,没有记恨抛弃自己的六子,反而尽心的照顾大毛。陈静得了血液病,大毛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日夜护理照顾陈静。白玲知道后,没有对看望陈静的六子发脾气,反倒炖了鸡,瞎姥姥听说是大毛厂里的同事病了,还拿出自己多年保存的西洋人参炖到汤里,让大毛送到医院给陈静补身体。
六子和他的师兄弟不但孝敬自己的师傅,同样孝敬师傅的师兄弟,为他们养老送终。
当瞎姥姥病重时,就连平日里最瞧不起瞎姥姥、最爱挤兑瞎姥姥的二伯和二婶也和白玲一起日夜护理这位在人世间饱经风霜,受尽凌辱的老人,让瞎姥姥非常感动,最后向白玲讲述了自己守口如瓶一辈子的人生往事。
白葆春的大徒弟沈建功,改革开放下了岗,心里赌气被张秃子骗到内蒙古收羊赚钱。结果收到的羊卖不出去,还经历草原的暴风雪,冻掉了一只脚,奄奄一息,是蒙古族姑娘格日勒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他,护理他,把他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格日勒一家和蒙古族乡亲像对待亲人一样,保护他、照顾他,关爱这个来自北京的汉族小伙子,谱写了一曲蒙汉民族的赞歌,感恩之心让沈建功无法下决心回到北京。
在这部小说里处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关爱、感恩。我感觉书中的这些人的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他们明白每一天幸福就好、和谐就好,珍惜内心最想要的,珍惜三千繁华,他们知道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是一捧黄沙,珍惜今世,珍惜相遇,善待每位有缘分活在一起的人。这样的一幕幕还有许多,真是令我感动的一次次流泪。
超越财富的真情
小说中比财富更加厚重的是人心,是真情。白葆春师兄弟三人和他的徒弟们并不富有,但是他们之间传承最重要的是那份情义,金钱的分量却微乎其微。
白葆春的师弟常顺义走了,他把自己的遗产留给了白玲。
书中白葆春去看他,常顺义欠起身子拉开抽屉拿出了几张医院的诊断证明,白葆春一下子就看到了是肺癌,如同晴天霹雳一样怔在了那。常顺义拿出一把钥匙说:“你把床底下那个小铁箱子拿出来。”
白葆春拿出了铁箱子放在床上,常顺义说:“打开。”白葆春打开箱子是几个报纸包和一个蓝布的包,常顺义说:“这是我在起重队干了这几十年的存项,我没地方花你拿着,那蓝布包里是对手镯子,大概你也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这可是前门珠市口《老玉张》的物件,正宗的和田玉。把这个给小玲子,将来她找了人家儿算我一份。”
他还说:“我觉得人生就像一碗粥,清的能看见米粒儿自然没人喝,可是稠的糊嘴也不好喝了,我觉得我这碗粥熬的还不错。”这是一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让人反思,让人回味。
常顺义最后的希望是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老家。为了帮助师兄实现夙愿,白葆春带着六子去一个他们极其陌生的地方,靠真情为常顺义打开一块通往天堂的宝地,将常顺义安葬了。这个过程非常的感人,我相信常顺义的灵魂在天上会看到这一切的。
许三儿走了,他把自己唯一的资产,那个教徒弟们练习摔跤的小院送给了自己的干女儿白玲。在廖素珍的心目中,这个小院应该留给一直照顾许三爷的大徒弟。大徒弟却没有一点计较,十几年来一直尽心尽力照顾着师傅留下的遗产,看护师傅的坟墓,从没有过因为师傅没把遗产留给自己而生半分不满。是廖素珍活着时将小院让大徒弟租了出去,租金和白玲一人一半。廖素珍走了,留下遗嘱,将小院一分为二,白玲和大徒弟一人一半。
瞎姥姥临走之前,把自己的红色首饰盒留给了白玲,白玲不认识珠宝,就拿回家让小时候家里做过珠宝生意的妈妈看都是什么?廖素珍一看好多东西都出自宫里,一个猫眼就可以买两套房子,一共20多件,价值连城,她告示女儿这些珠宝不能动,这些财富不属于你,说不上有人会找来呢。可是白玲并没有为此失魂动魄。廖素珍说:“先放着吧!”
廖素珍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她把自己娘家陪送的镯子一只留给了白玲,一只留给了曾经沈建功的媳妇,即将再婚的袁青。留下的金钱和珠宝一部分留给了沈建功,让他重新在北京成家立业。一部分留给了沈建功和袁青的女儿,由她抚养大的孙女小穗。并且将自己的房产也留给了小穗,并要求她走后,让白玲和小六子搬回来过,照顾小穗的生活,抚养她长大成人。
这些人一个个走了,他们留下的情,远远超越血缘亲情,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厚重的人间真情,留下的爱,远远超过血缘的母爱父爱,而是天地间人类的无边大爱。
金钱在他们心中只不是用来生存的柴米油盐,人生中的过眼浮云。和这个当今嗜钱如命,为钱拼命,求钱不要命的社会现象是何等鲜明的对照啊!
闪烁光芒的人性
小说里成功地朔造了廖素珍的形象,她没有女人美貌,没有女博士的才华,没有女强人的成功,也没有女富婆的财富,但是她很美,很高大。她有魂、有根、有神,她活出一个女人的那束光芒,她活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她活出了自己那份精彩,同时她也活出了一支队伍,活成《天圆地方》中她膝下不同姓氏的儿女们的领军人物,她是所有普通女人可以学习的榜样。
其实人类不是那些女强人、女富婆、女明星繁衍造就,相反是像廖素珍这样千百万善良、担当、付出的女人创造的。
书中廖素珍,把徒弟的媳妇袁青当做女儿爱戴,把曾经欺负女儿的婆婆瘫痪之后当做亲人伺候几年,直到在自己家里给她送终。把徒弟的女儿小穗当做亲孙女从生下来抚养成人直到自己走了还把遗产房产留给她。徒弟中他最疼爱的沈建功,从内蒙回到北京,正赶上原来媳妇袁青新婚并领回新的女婿,廖素珍内心多么希望沈建功和袁青同归于好,可是她更知道袁青新婚丈夫岳超绝不能得到不公的待遇,对此她清澈得如同一轮明月。她依然支持袁青和岳超这对夫妻,而是尽自己的能力来弥补沈建功和小穗。
廖素珍的心灵之美是女人的大美,女人之美才是这个家和谐之美,才是国家之美。她用自己一个普通女人的行为,爱心和善良,合成了美和力量,影响着她队伍中每一个人,传承着千百年来优秀女人的美德。
照看好生命安顿好灵魂
这部小说里有好多情节都是生命和灵魂的相遇,生命和命运的轮回,真是很美,很动人!毕素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周国平说:“所谓人生的圆满,就是把命照顾好,将灵魂安顿好。”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这般人类最美好最感人的风景。
白葆春、廖素珍,许三儿,常顺义、六子娘、瞎姥姥,他们都走了,可他们的灵魂还活着,照顾着世间鲜活的生命,传承着他们留下的美德,闪烁着他们生命之光。他们活着的时候照顾着那么多无血缘关系的生命,他们死后得到了这些无血缘亲人的安葬,每一个葬礼都变成活着人心中的图腾,指引他们将人生照顾的更好。
我始终觉得美好的人之所以美好,并非长得如花似玉,花总有凋谢的时候,并不是多么富有,钱总有花完的时候,而是因为有一颗纯善的灵魂、有一颗干净强大的内心,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幸福之人所以幸福,并非拥有丰富的物质,而是灵魂得以自由飞翔,心灵得以恣意舞蹈。小说中廖素珍、白玲、陈静、瞎姥姥、白葆春和他的师兄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在这个充斥着迷惘和伤感、奋斗和压力、贪婪和欺骗交焦的社会中,在《天圆地方》的原野上,我们可以沐浴那一缕春风,享受阳光的温煦,感受到人间的大爱,看得到灵魂闪光的飞舞,看得到人性之美丽,情感之动人,精神之力量。
在这部小说中,我唯一不喜欢的是《天圆地方》这个书名,我觉得对于我这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感觉太哲学、太易经、太抽象。真希望能有一个看一眼就心动的名字。说实话刚一看《天圆地方》我都没心思读下去。可是开篇就让我爱不释手,它的魅力不是封皮和名字,而是那厚重的内涵。
《天圆地方》写到130章,这部巨作戛然而止,让我这个读者很不适应,作者在尾声里用许多问号结尾,仿佛要留给我们些什么,告诉我们写什么,给我带来无尽的牵挂和遐想。但又觉得正像大慰老师所说:“这是作者的风格,就是‘伏笔’。”让我们期待《天圆地方》的日子还要过下去,这些人依旧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还会有续集。
我不能不再说一次,这部作品是我在和书相遇中最好的作品,赚取了我太多的泪水,深深地感动着我。因为小说给我们描述了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活着可以分享,死了可以带走的真情,可以超越金钱,可以超越血缘,可以超越亲情,无私高尚,令人敬仰的真情。
我期待着这部《天圆地方》会早日搬上银幕,变成影视作品,它必将会成为感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作品!
(原创)
《天圆地方》一书,从“缘”字入手。茫茫人海中多的是擦肩而过的过客,几人能回眸,几人能驻守?
小说却讲述了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三代、六个不同姓氏、六个不同血缘的人,经历了爱恨交加、恩怨情仇、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依然一如既往、坚守大爱,情深义重。
告诉了我们人生就是因缘相聚的盛宴,人与人之间相逢、相处、相知、相爱、相离,源于一个“缘”字,奉献一个“爱”字,留存一个“情”字,坚守一个“义“字。
其实,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就是靠仁、义、礼、智、信,成就了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不知何时,这一切变得渺茫、变得空洞起来。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权贵至上的今天,是这部小说,仿佛又让我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中先人的魂魄,看到我们人民中散发出来的文明、道德和思想之光。
这部书里的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又高尚得非常高尚,它浸透了普通人厚重的情感:尊重、正义、诚信、善良和担当。小说植根于百姓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感召力,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是一部近年来让我流泪最多,充满感动和感慨最深的作品。
我深信《天圆地方》必将感动中国,感动更多的人!也期待《天圆地方》早日搬上银幕,一定是一部收视率最高的新作!
我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没有能力评论作者的写作风格多么独特,文笔多么流畅,铺垫和伏笔多么巧妙,我只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生命在时代中鲜活
我没仔细数,小说里的人物以白葆春、廖素珍、白玲、小六子、沈建功、麻金城、袁青、格日勒蒙古族乡亲、卖包子的胖子夫妻为代表的大约40多个人物,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带着时代的气息,伴随着蹉跎岁月、演绎着每个人生命的乐章。
他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又都是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着各自的美德也有着各自的缺点、过错,随着时间的前行,这群人在《天圆地方》中相遇,透着暖暖的笑意,填补着生命的空白,在这块圣洁的原野上,临水照花,感念情意,相逢相依,沉淀出令人感动的真情和充满魅力的故事。
前边我说过,这一年读了很多书,有的记不住名字,有的人物早已在我的记忆中逝去,可是令我自己都感动的《天圆地方》里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的名字我都能清晰地记住,他们一个个从书里走进我的心,走近我的生活,他们的音容笑貌总会闪现在我的日子里,让我觉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我读书之后从没有过的感受。
人与人的尊重和平等
在这部书里,特别是白葆春一家,他和妻子女儿和三个徒弟为主线张开了一张网,界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凡是走进来的人,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了平等与尊重。
小说中,六子和女朋友陈静分手和白玲结婚,白玲从一个父母宠爱的独生女儿成了冯家的媳妇,走进了大杂院。她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女孩,孝敬一直不待见她的婆婆,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小姑子,照顾小院里的邻居孤儿小二子,尊重拨弄是非的邻居二伯,顶着社会的舆论,关心、照顾解放前被卖到妓院做过妓女的瞎姥姥。
六子妹妹大毛为了帮助嫂子改变家里的经济,高中毕业就到了母亲曾经工作的厂里上班,六子曾经的女朋友陈静已经是这个厂里的办公室主任,当她知道大毛是六子的妹妹,没有记恨抛弃自己的六子,反而尽心的照顾大毛。陈静得了血液病,大毛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日夜护理照顾陈静。白玲知道后,没有对看望陈静的六子发脾气,反倒炖了鸡,瞎姥姥听说是大毛厂里的同事病了,还拿出自己多年保存的西洋人参炖到汤里,让大毛送到医院给陈静补身体。
六子和他的师兄弟不但孝敬自己的师傅,同样孝敬师傅的师兄弟,为他们养老送终。
当瞎姥姥病重时,就连平日里最瞧不起瞎姥姥、最爱挤兑瞎姥姥的二伯和二婶也和白玲一起日夜护理这位在人世间饱经风霜,受尽凌辱的老人,让瞎姥姥非常感动,最后向白玲讲述了自己守口如瓶一辈子的人生往事。
白葆春的大徒弟沈建功,改革开放下了岗,心里赌气被张秃子骗到内蒙古收羊赚钱。结果收到的羊卖不出去,还经历草原的暴风雪,冻掉了一只脚,奄奄一息,是蒙古族姑娘格日勒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他,护理他,把他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格日勒一家和蒙古族乡亲像对待亲人一样,保护他、照顾他,关爱这个来自北京的汉族小伙子,谱写了一曲蒙汉民族的赞歌,感恩之心让沈建功无法下决心回到北京。
在这部小说里处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关爱、感恩。我感觉书中的这些人的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他们明白每一天幸福就好、和谐就好,珍惜内心最想要的,珍惜三千繁华,他们知道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是一捧黄沙,珍惜今世,珍惜相遇,善待每位有缘分活在一起的人。这样的一幕幕还有许多,真是令我感动的一次次流泪。
超越财富的真情
小说中比财富更加厚重的是人心,是真情。白葆春师兄弟三人和他的徒弟们并不富有,但是他们之间传承最重要的是那份情义,金钱的分量却微乎其微。
白葆春的师弟常顺义走了,他把自己的遗产留给了白玲。
书中白葆春去看他,常顺义欠起身子拉开抽屉拿出了几张医院的诊断证明,白葆春一下子就看到了是肺癌,如同晴天霹雳一样怔在了那。常顺义拿出一把钥匙说:“你把床底下那个小铁箱子拿出来。”
白葆春拿出了铁箱子放在床上,常顺义说:“打开。”白葆春打开箱子是几个报纸包和一个蓝布的包,常顺义说:“这是我在起重队干了这几十年的存项,我没地方花你拿着,那蓝布包里是对手镯子,大概你也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这可是前门珠市口《老玉张》的物件,正宗的和田玉。把这个给小玲子,将来她找了人家儿算我一份。”
他还说:“我觉得人生就像一碗粥,清的能看见米粒儿自然没人喝,可是稠的糊嘴也不好喝了,我觉得我这碗粥熬的还不错。”这是一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让人反思,让人回味。
常顺义最后的希望是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老家。为了帮助师兄实现夙愿,白葆春带着六子去一个他们极其陌生的地方,靠真情为常顺义打开一块通往天堂的宝地,将常顺义安葬了。这个过程非常的感人,我相信常顺义的灵魂在天上会看到这一切的。
许三儿走了,他把自己唯一的资产,那个教徒弟们练习摔跤的小院送给了自己的干女儿白玲。在廖素珍的心目中,这个小院应该留给一直照顾许三爷的大徒弟。大徒弟却没有一点计较,十几年来一直尽心尽力照顾着师傅留下的遗产,看护师傅的坟墓,从没有过因为师傅没把遗产留给自己而生半分不满。是廖素珍活着时将小院让大徒弟租了出去,租金和白玲一人一半。廖素珍走了,留下遗嘱,将小院一分为二,白玲和大徒弟一人一半。
瞎姥姥临走之前,把自己的红色首饰盒留给了白玲,白玲不认识珠宝,就拿回家让小时候家里做过珠宝生意的妈妈看都是什么?廖素珍一看好多东西都出自宫里,一个猫眼就可以买两套房子,一共20多件,价值连城,她告示女儿这些珠宝不能动,这些财富不属于你,说不上有人会找来呢。可是白玲并没有为此失魂动魄。廖素珍说:“先放着吧!”
廖素珍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她把自己娘家陪送的镯子一只留给了白玲,一只留给了曾经沈建功的媳妇,即将再婚的袁青。留下的金钱和珠宝一部分留给了沈建功,让他重新在北京成家立业。一部分留给了沈建功和袁青的女儿,由她抚养大的孙女小穗。并且将自己的房产也留给了小穗,并要求她走后,让白玲和小六子搬回来过,照顾小穗的生活,抚养她长大成人。
这些人一个个走了,他们留下的情,远远超越血缘亲情,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厚重的人间真情,留下的爱,远远超过血缘的母爱父爱,而是天地间人类的无边大爱。
金钱在他们心中只不是用来生存的柴米油盐,人生中的过眼浮云。和这个当今嗜钱如命,为钱拼命,求钱不要命的社会现象是何等鲜明的对照啊!
闪烁光芒的人性
小说里成功地朔造了廖素珍的形象,她没有女人美貌,没有女博士的才华,没有女强人的成功,也没有女富婆的财富,但是她很美,很高大。她有魂、有根、有神,她活出一个女人的那束光芒,她活出了一种精神的传承,她活出了自己那份精彩,同时她也活出了一支队伍,活成《天圆地方》中她膝下不同姓氏的儿女们的领军人物,她是所有普通女人可以学习的榜样。
其实人类不是那些女强人、女富婆、女明星繁衍造就,相反是像廖素珍这样千百万善良、担当、付出的女人创造的。
书中廖素珍,把徒弟的媳妇袁青当做女儿爱戴,把曾经欺负女儿的婆婆瘫痪之后当做亲人伺候几年,直到在自己家里给她送终。把徒弟的女儿小穗当做亲孙女从生下来抚养成人直到自己走了还把遗产房产留给她。徒弟中他最疼爱的沈建功,从内蒙回到北京,正赶上原来媳妇袁青新婚并领回新的女婿,廖素珍内心多么希望沈建功和袁青同归于好,可是她更知道袁青新婚丈夫岳超绝不能得到不公的待遇,对此她清澈得如同一轮明月。她依然支持袁青和岳超这对夫妻,而是尽自己的能力来弥补沈建功和小穗。
廖素珍的心灵之美是女人的大美,女人之美才是这个家和谐之美,才是国家之美。她用自己一个普通女人的行为,爱心和善良,合成了美和力量,影响着她队伍中每一个人,传承着千百年来优秀女人的美德。
照看好生命安顿好灵魂
这部小说里有好多情节都是生命和灵魂的相遇,生命和命运的轮回,真是很美,很动人!毕素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周国平说:“所谓人生的圆满,就是把命照顾好,将灵魂安顿好。”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这般人类最美好最感人的风景。
白葆春、廖素珍,许三儿,常顺义、六子娘、瞎姥姥,他们都走了,可他们的灵魂还活着,照顾着世间鲜活的生命,传承着他们留下的美德,闪烁着他们生命之光。他们活着的时候照顾着那么多无血缘关系的生命,他们死后得到了这些无血缘亲人的安葬,每一个葬礼都变成活着人心中的图腾,指引他们将人生照顾的更好。
我始终觉得美好的人之所以美好,并非长得如花似玉,花总有凋谢的时候,并不是多么富有,钱总有花完的时候,而是因为有一颗纯善的灵魂、有一颗干净强大的内心,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幸福之人所以幸福,并非拥有丰富的物质,而是灵魂得以自由飞翔,心灵得以恣意舞蹈。小说中廖素珍、白玲、陈静、瞎姥姥、白葆春和他的师兄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在这个充斥着迷惘和伤感、奋斗和压力、贪婪和欺骗交焦的社会中,在《天圆地方》的原野上,我们可以沐浴那一缕春风,享受阳光的温煦,感受到人间的大爱,看得到灵魂闪光的飞舞,看得到人性之美丽,情感之动人,精神之力量。
在这部小说中,我唯一不喜欢的是《天圆地方》这个书名,我觉得对于我这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感觉太哲学、太易经、太抽象。真希望能有一个看一眼就心动的名字。说实话刚一看《天圆地方》我都没心思读下去。可是开篇就让我爱不释手,它的魅力不是封皮和名字,而是那厚重的内涵。
《天圆地方》写到130章,这部巨作戛然而止,让我这个读者很不适应,作者在尾声里用许多问号结尾,仿佛要留给我们些什么,告诉我们写什么,给我带来无尽的牵挂和遐想。但又觉得正像大慰老师所说:“这是作者的风格,就是‘伏笔’。”让我们期待《天圆地方》的日子还要过下去,这些人依旧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还会有续集。
我不能不再说一次,这部作品是我在和书相遇中最好的作品,赚取了我太多的泪水,深深地感动着我。因为小说给我们描述了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活着可以分享,死了可以带走的真情,可以超越金钱,可以超越血缘,可以超越亲情,无私高尚,令人敬仰的真情。
我期待着这部《天圆地方》会早日搬上银幕,变成影视作品,它必将会成为感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作品!
(原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视频
热门推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