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读《黄金时代》(赏析)
华夏时讯 2021-05-13
王小波死前,他寂寂无闻。他的《黄金时代》在国内出版不了,只能在台湾香港出。
王小波,一个文学传奇。从“制度内”的不认可,从社会对他的沉默,到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到有人愿做他的门下狗。就在两年前,《黄金时代》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他写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被称为“时代三部曲”。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写作,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狂热,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他的作品似乎嘴角总带着微笑,可你读了,心却在冷却。
他们说,读王小波的作品总感觉有一种诡异的力量,它有一种无坚不摧的破坏力,又有着超强的愈合力,唤醒能力。高晓松曾说:在我有限的阅读量里,王小波在我心中白话文作者中排第一,并且超过第二名很远,是神一样的存在。说中国的文学作品只有《红楼梦》及格的王朔也曾说:如果王小波活着,那我不如他。作家刘心武曾说过:“《黄金时代》不是一般的好。它太好了。”
王小波在用文学反讽他的那个时代。写得幽默风趣。
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是指他以旁观态度,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读他的作品,不仅仅可以增加文学素养,更可以唤醒你对生活的希望,让你的思维更加有深度,对命运有更深刻地理解。
王小波的代表作是《黄金时代》,书中开篇便是由陈清扬与王二争论自己“到底是不是破鞋”展开的。
陈清扬说自己不是“破鞋”,王二则认为,因为她是结了婚的女人,但是“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她是“破鞋”……现在的人们读起来觉得荒诞不经,现在是性爱毫不掩饰大行其道的时代。爱情则灰头土脸。
那时不是。过去是爱情为婚姻基础,而性则遮遮掩掩羞于启齿……其实,我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那时,就是如此的荒诞不经——精神生活贫乏到了欣赏一个女人要靠污名她来实现,只因陈清扬长得美,她被“破鞋”了,这样人人就可以随时肆无忌惮地谈论她的脸蛋、乳胸和屁股了,一场集体的“无意识”的意淫。却以“政治正确”来表达。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却不敢正视这种人性的扭曲和荒谬。王小波写出来了,按照王小波的话来说:“写性有媚俗的嫌疑。此篇写性极多,心里不安。但生活就是如此,又何须掩饰?”
所以在后来,才有了陈清扬与王二之间的性描写,因为她觉得,自己真的是破鞋比不是破鞋而被人叫做破鞋要好得多。“上午风从山上往平坝里吹,冷得像山上的水,下午风吹回来,带着燥热和尘土。陈清扬来找我时,乘着白色的风。风从衣服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
堕落,却回归了性爱的美好。如今,有性无爱,却寡淡无味了。如果说劳伦斯把性写成美,《金瓶梅》把性写成丑,那么,在王小波的笔下,“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干净,既蓬勃又恬淡。”
因为搞“破鞋”,他俩被关了起来,被开批斗会,让写交代材料。
“我写了很长时间交代材料,领导上总说,交代得不彻底,还要继续交代。所以我以为,我的下半辈子要在交代中度过。最后陈清扬写了一篇交代材料,没给我看,就交到了人保组。此后就再没让我们写材料。不但如此,也不叫我们出斗争差(注:男人被五花大绑,女人挂着一双破鞋,在知青点巡回批斗,展览给大家看,他们把这叫出差)。不但如此,陈清扬对我也冷淡起来。我没情没绪地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回了内地。她到底写了什么,我怎么也猜不出来。
陈清扬说,那篇材料里什么也没写,只有她真实的罪孽。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燎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讲了个“知青”的故事给你听。
知青,不是现在年轻人理解的那种知识青年,比如“文青”“愤青”什么的。“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指的一群年轻人,“文革”后期,初高中老三届学生,在政府号召下,离开城市,辞别父母,上山下乡,集体生活,开荒种地,挣工分养活自己……后来,返城。
我曾是知青。
知青是怎样的体会,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里这么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个“锤”,就是写在《黄金时代》里的骟牛:“也就是割开阴囊,掏出睾丸,一木锤砸个稀烂。从此后受术者只知道吃草干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连杀都不用捆……”
王小波写他的知青生活,用小说。借此,你认识了一个时代一群人一种日子。这,就是文学的表达。文学给了你一个机会,借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噢,人生如此深刻和有趣,原来是这样的!”
“倒退到二十年前,想象我和陈清扬讨论破鞋问题时的情景。那时我面色焦黄,嘴唇干裂,上面沾了碎纸和烟丝,头发乱如败棕,身穿一件破军衣,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粘上的,跷着二郎腿,坐在木板床上,完全是一副流氓相……”这是可以和王小波这个可爱的“无赖”对上号的,我忒喜欢,因为那时的我也这德行。
2021。03。16
王小波,一个文学传奇。从“制度内”的不认可,从社会对他的沉默,到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到有人愿做他的门下狗。就在两年前,《黄金时代》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他写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被称为“时代三部曲”。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写作,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狂热,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他的作品似乎嘴角总带着微笑,可你读了,心却在冷却。
他们说,读王小波的作品总感觉有一种诡异的力量,它有一种无坚不摧的破坏力,又有着超强的愈合力,唤醒能力。高晓松曾说:在我有限的阅读量里,王小波在我心中白话文作者中排第一,并且超过第二名很远,是神一样的存在。说中国的文学作品只有《红楼梦》及格的王朔也曾说:如果王小波活着,那我不如他。作家刘心武曾说过:“《黄金时代》不是一般的好。它太好了。”
王小波在用文学反讽他的那个时代。写得幽默风趣。
说他是“中国的卡夫卡”,是指他以旁观态度,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读他的作品,不仅仅可以增加文学素养,更可以唤醒你对生活的希望,让你的思维更加有深度,对命运有更深刻地理解。
王小波的代表作是《黄金时代》,书中开篇便是由陈清扬与王二争论自己“到底是不是破鞋”展开的。
陈清扬说自己不是“破鞋”,王二则认为,因为她是结了婚的女人,但是“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她是“破鞋”……现在的人们读起来觉得荒诞不经,现在是性爱毫不掩饰大行其道的时代。爱情则灰头土脸。
那时不是。过去是爱情为婚姻基础,而性则遮遮掩掩羞于启齿……其实,我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那时,就是如此的荒诞不经——精神生活贫乏到了欣赏一个女人要靠污名她来实现,只因陈清扬长得美,她被“破鞋”了,这样人人就可以随时肆无忌惮地谈论她的脸蛋、乳胸和屁股了,一场集体的“无意识”的意淫。却以“政治正确”来表达。
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却不敢正视这种人性的扭曲和荒谬。王小波写出来了,按照王小波的话来说:“写性有媚俗的嫌疑。此篇写性极多,心里不安。但生活就是如此,又何须掩饰?”
所以在后来,才有了陈清扬与王二之间的性描写,因为她觉得,自己真的是破鞋比不是破鞋而被人叫做破鞋要好得多。“上午风从山上往平坝里吹,冷得像山上的水,下午风吹回来,带着燥热和尘土。陈清扬来找我时,乘着白色的风。风从衣服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
堕落,却回归了性爱的美好。如今,有性无爱,却寡淡无味了。如果说劳伦斯把性写成美,《金瓶梅》把性写成丑,那么,在王小波的笔下,“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干净,既蓬勃又恬淡。”
因为搞“破鞋”,他俩被关了起来,被开批斗会,让写交代材料。
“我写了很长时间交代材料,领导上总说,交代得不彻底,还要继续交代。所以我以为,我的下半辈子要在交代中度过。最后陈清扬写了一篇交代材料,没给我看,就交到了人保组。此后就再没让我们写材料。不但如此,也不叫我们出斗争差(注:男人被五花大绑,女人挂着一双破鞋,在知青点巡回批斗,展览给大家看,他们把这叫出差)。不但如此,陈清扬对我也冷淡起来。我没情没绪地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回了内地。她到底写了什么,我怎么也猜不出来。
陈清扬说,那篇材料里什么也没写,只有她真实的罪孽。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燎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讲了个“知青”的故事给你听。
知青,不是现在年轻人理解的那种知识青年,比如“文青”“愤青”什么的。“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指的一群年轻人,“文革”后期,初高中老三届学生,在政府号召下,离开城市,辞别父母,上山下乡,集体生活,开荒种地,挣工分养活自己……后来,返城。
我曾是知青。
知青是怎样的体会,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里这么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个“锤”,就是写在《黄金时代》里的骟牛:“也就是割开阴囊,掏出睾丸,一木锤砸个稀烂。从此后受术者只知道吃草干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连杀都不用捆……”
王小波写他的知青生活,用小说。借此,你认识了一个时代一群人一种日子。这,就是文学的表达。文学给了你一个机会,借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噢,人生如此深刻和有趣,原来是这样的!”
“倒退到二十年前,想象我和陈清扬讨论破鞋问题时的情景。那时我面色焦黄,嘴唇干裂,上面沾了碎纸和烟丝,头发乱如败棕,身穿一件破军衣,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粘上的,跷着二郎腿,坐在木板床上,完全是一副流氓相……”这是可以和王小波这个可爱的“无赖”对上号的,我忒喜欢,因为那时的我也这德行。
2021。03。16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视频
热门推荐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