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 > 文娱>【暗香】筝歌《声声慢》(随笔)

【暗香】筝歌《声声慢》(随笔)

华夏时讯 2021-05-13
李清照作为千古第一女词人,当之无愧。她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词作,“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们诵读并熟记她的这些诗词,而真正奠定她在词坛的重要位置的一篇,就是这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幸运的,出生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后四学士之一,学识渊博,母亲有说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亦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待字闺中,她接受了女子最好的教育。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夫妻二人,知趣相投,赌书泼茶,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新婚生活。
  婚后不久,新旧党之争,朝局变动,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父亲先后被革职,夫妻二人过了十年的简朴生活。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就是这十年,青州十年,是他们最幸福,美满的十年,他们共同完成了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工作。
  靖康之变后,赵明诚弃城而逃,丈夫的懦弱刺痛了她的自尊。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写下千古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深知李清照的赵明诚,听后陷入深深的自责。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患病而亡。赵明诚离世,李清照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保护赵明诚生前的金石字画,被迫再嫁张汝舟。她的后半生孤苦,凄凉、无奈的。她的词作一改昔日的清新可人,生出许多忧愁、哀怨,《声声慢》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说到此曲,不得不说,昆曲。昆曲作为百戏之母,已于2006年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以东方独特的表演形式,“手、眼、身、法、步”,婉转的“水磨调”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
  最早接触到昆曲,还是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昆曲。从服饰到唱腔,再到唱词、到意境,总能让人联想到许许多多的美好。
  遇到此曲,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己骨子里对古筝、昆曲的深深的喜爱之情,让我有幸听到了此曲,这样,我才有机会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所以,我说音乐与人,也是有机缘的。
  昆曲常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中,以声若游丝的苏笛为伴奏的剧目又居多,昆曲以古筝伴奏的并不常见,而伴奏乐器从幕后直接走到舞台中间的更是少之又少。
  无疑《声声慢》的表演形式独特而别致的,古筝、昆曲,还是古人词作,它将多种传统艺术并蒂绽放,充分展现了昆剧的“文”与古筝的“雅”,更显诗词里的凄凉之美。曲中唱腔时而浅唱,时而低吟。古筝的“点”与唱腔的“线”,完美的交融在一起,给人以极尽缠绵之感。昆曲、宋词、古筝的完美结合,易安的词,罗晶老师的古筝演奏,再加上邓宛霞老师细腻的唱腔,简直是人间绝唱。
  昆曲名家邓宛霞与古筝演奏家罗晶共同合作完成。更显此曲高雅、大气。舞台上,已是花甲之龄的邓宛霞,挽着高高的发髻、一袭黑裙、手持折扇,神情高贵、典雅,眼神里的全是故事,她的故事、易安的故事。舞台的中央,罗晶老师身着浅绿色的旗袍,芊芊玉指在琴弦上拨动,像月光、像流水,抚过心田。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宋朝,国破,山河亦在,一代女词人,在一个秋日的午后,感受着满地黄花的那份孤独、凄楚,又仿佛看见暮年的易安,独自在庭院里吟唱,就是以这样方式,诉说着同样的愁怀。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仿佛看到那个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奇女子,与今人相遇。三个在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越过时空,演绎同一种情绪,同一种美,这样一想,便不再心疼易安了。自始至终,全曲沉浸在一种独特东方艺术美之中,让人无法自拔。
  我突然发现,喜欢一个曲子,最先注意到得并不是它的演奏技巧,而是内心无缘由的共鸣,就是喜爱。会去聆听、会去欣赏,最后才会去看艺术家的演奏技法,才会去学习。《声声慢》的古筝演奏技术无非就是左手的“滑、按、吟、揉、颤”,全曲以抒情为主,没有快板、没有极板,但并意味着就好学,恰当好处的余音、韵味,留白处的情感处理,是此曲演奏的难点。
  还好,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但人生从来没有再来一会的机会。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以耀眼的才华出场,最终在孤独、凄凉的境况下,悄然离世。她不知道,千年以后,她的词被后世传唱。后人依然能从她的词里触摸到那个有血、有肉的她,生于乱世,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我们依然能从她的诗词里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她的执着,她的坚守,她的那份幽怨。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