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 > 文娱>【摆渡·春】两个母亲的抉择(赏析)

【摆渡·春】两个母亲的抉择(赏析)

华夏时讯 2021-05-13

  一
  十九世纪,发端于英法的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走向成熟和繁荣,也因此出现了与契诃夫齐名的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莫泊桑生于1850年,曾师从自然主义巨匠福楼拜,打下扎实观察、描写生活的功底,自三十岁发表《羊脂球》开始,短短十余年间他就创作了三百多部短篇,多部长篇。他既是文体大师,也是语言大师,那多姿多彩的短篇小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在乡下》是一篇法国农村题材的小说,描写偏僻乡下两家农民分别养育四个孩子,两家最小的均为男孩,他们比邻而居。一天,他们贫穷而温馨的小农生活被打破了,因为城里来了一对没有孩子的富人夫妻,他们提出优厚的收养条件,却遭到蒂瓦什夫妇严词拒绝,不肯出卖自己的骨肉夏洛,而另一家瓦兰夫妇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出让了自己的儿子。多年以后,瓦兰家的儿子荣归故里,家境贫苦的夏洛难以接受这种巨大的身份落差,指责父母昔日的决定,愤然离家出走。这个悲剧故事并非简单地批判夏洛的贪慕虚荣和恩将仇报,或者瓦兰夫妇因钱财出卖亲情,而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客观呈现两家人的情感困境,一切让事实说话,让人物自己说话,使一个简单故事释放出情与理纠缠的主题多义性。
  二
  在莫泊桑出生前的二十载,首开现实主义文学内倾方向心理描写的斯丹达尔的《红与黑》问世。在法庭上于连慷慨陈词:“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卑贱命运的农民……”出身农民的于连野心勃勃向上爬而导致自我毁灭,这个悲剧昭示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的艰难,也是当时底层人们缺乏上升通道的普遍写照。《在乡下》就产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中。
  作者开篇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小农社会熙熙而乐的桃源图画:“两间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两间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离一个有海滨浴场的小城市不很远。两个庄稼汉为了养活他们的孩子,终年辛辛苦苦地在肥沃的土地上劳动。他们每家都有四个孩子。从早到晚这一帮孩子聚在贴近的两家门口玩耍。”两所茅屋,两个庄稼汉,两两对应,简洁交代了人物、环境及两个家庭艰辛的生存图景。“离一个有海滨浴场的小城市不很远”这句话,是引起下文贵妇出现的伏笔,如果不是附近有上流人物休闲的海滨浴场,这个封闭乡村的收养故事则无从发生。交代完故事背景,作者接着渲染两家人如出一辙的喂养孩子的养儿场景:“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像养鹅的人赶鹅那样,把孩子们吆喝到一块,喂他们吃的。他们按年龄大小坐在那张用了五十年,磨得发亮的木头桌子前面。最小的一个嘴刚够得到桌面。在他们每人面前放一个盆子,盆里盛满用汤泡着的面包,汤是用土豆加上半棵白菜、三个洋葱煮的。所有的孩子都吃得饱饱的,最小的一个由妈妈亲自喂。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对大家来说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这一天父亲会留在饭桌上,迟迟不肯离开,一遍遍地说,我不反对每天都这么吃。”贫困、温罄、热闹而自足,这种“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的农家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能保持心灵宁静,并使男主人餐后洋洋自得。这种止水般的小农经济生活,让人性、道德、情感都处在稳定状态,如果没有外力打破,这两家人将会过得清苦而惬意。
  但是,那个赶着轻便马车,相当于今世开着豪华跑车的贵妇人出场了。她的到来预示着资本对传统乡村的侵扰,金钱对底层家庭亲情伦理的无情碾压。
  三
  面对贵妇收养夏洛的丰厚许诺——孩子将享有优良的教育、生活及继承家产权,蒂瓦什夫妇也将拥有一笔足够生活的终身年金,蒂瓦什大婶怒不可遏,她说:“你们是要我把夏洛卖给你们吗?啊!不行。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应该对做母亲的提出来!啊!不行!那简直是太卑鄙了!”她下了逐客令:“给我出去,以后别让我再在这儿看见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夺走人家的孩子!”这番话可谓义正辞严,贫贱不移,亲情怎可出卖,骨肉怎能割舍。她表现出一股穷人的骨气,一个母亲的良心,也是她一生的高光时刻。
  瓦兰夫妇表现则截然不同。利益的诱惑动摇了留住儿子的决心,他们沉默,苦闷,相互使着眼色询问,自我安慰“这种事并不丢脸”,当妈的还讨价还价起来。最终“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也许瓦兰夫妇觉得,儿子既得到了比较“美好”的未来,自己又获得养家糊口的保障,是双赢的结果,但主导他们做出决定的动机毕竟还是金钱。这在道义上确实输了蒂瓦什夫妇一筹。关键收养这件事,是扭转孩子命运的良机,还是吉凶难测的谜团,两个母亲谁都无从把握。蒂瓦什大婶出于母亲的天性,放弃了金钱,选择了亲情;瓦兰大婶放弃了骨肉,选择了金钱。两人的选择各有苦衷,蒂瓦什大婶的决定却更值得敬重。
  若按中国人善恶有报的传统思维,底下的故事走向是这样的:蒂瓦什夫妇苦苦呵护亲情,抚养儿子,夏洛终成大器,光耀门楣,父母晚年幸福,全家其乐融融;瓦兰夫妇家境败落,儿子潦倒、死亡或者失踪,全家食不果腹,每日以泪洗面。然而莫泊桑是法国人,他只会照着生活逻辑书写,又无太史公言或异史氏曰的说教传统,硬是给读者来个“善有恶报、恶有善报”结局,把简单的故事复杂化了。瓦兰夫妇靠着那笔终身年金全家过得一直很舒服,多年后儿子荣耀归来,骨肉团聚,皆大欢喜。蒂瓦什一家却每况愈下,在贫困交加中,“他们的长子服兵役去了,第二个儿子死了,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养活她的母亲和两个妹妹。”作家按生活本身的面貌描写生活,而不是生硬地改造生活,为主观设定的主题服务,表现生活,而不是编造生活。
  《在乡下》用人物对比和白描手法证明,好的小说拒绝说教,而是通过人物命运和人性挖掘打动人的,在这出金钱碾压亲情的悲剧里,作者详尽地刻画了蒂瓦什大婶选择骨肉亲情后微妙的心理变化,揭示恶劣对待瓦兰夫妇的人性病因。放弃金钱,选择亲情,同时也意味着不得不厮守贫困,眼看对方过得舒适,蒂瓦什大婶开始变得嫉妒,愤怒,整天大骂对方无耻,到处诋毁他们,抬高自己,用道德优越感自慰,也让儿子觉得高人一等,觉得自己没被卖掉。蒂瓦什大婶急速的道德滑坡,恰恰是在物质利益冲击下亲情失重的表现,她的行为符合农村平常妇女的心理特征,作者把握这一人物变化,使人物塑造血肉丰满。这种从圣母拉低到尘埃之中的过程,让本已树立的道德感一落千丈,也使肉骨亲情被虚荣和嫉妒绑架。瓦兰儿子的归来,使两个家庭一悲一喜,夏洛终于爆发、出走,宣告了蒂瓦什大婶亲情坚守的失败,她既败给了金钱社会,也败给了自己。
  作者通过两个母亲面临亲情的扶择,写出迥异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揭示出在金钱等物质利益面前,亲情价值的失衡,而一个穷人想在金钱面前坚守道德是艰难的,人性的缺陷也随时会对亲情和道德进行反噬。瓦兰一家的幸运结局还给人另外一重思考,在亲情和孩子未来面前,何种选择才是真正理性、正确的呢?莫泊桑笔下展示出情感的,道德的,人性的,哲理的多重拷问,却是通过简洁客观的叙事文本暗示出来的。
  四
  《在乡下》留给我的三个关于小说问题的提醒。
  一、从人物本身的逻辑出发,描写人物命运,写出人物的精神处境。人物鲜活了,小说也就立住了。
  比如蒂瓦什大婶,性格强势,但母性强烈,在金钱和亲情面前,她本能地选择了后者,成就了好母亲的形象。这种选择,是她的天性使然。但她毕竟只是个贫穷村妇,没有深厚的道德文化和经济能力做支撑,面对出卖孩子获得美满生活的瓦兰一家,她必然心理失衡,进而做出一系列打击对手的恶劣行为满足自己,也消解了母爱的崇高感,这既因为金钱对贫困的辗轧,也因为蒂瓦什大婶精神格局和性格限制,从而导致了悲剧结局。当面临儿子的强烈指责,她眼泪哗哗流到汤盆里,她低声哭着说:“累死累活把孩子们养大了,落这么个下场!”通过对蒂瓦什大婶的性格裂变的准确把握,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可敬、可鄙亦复可怜的母亲形象。作者能在一个短篇里写出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摆脱类型化的扁平形象而呼之欲出,无疑是人物塑造的一大亮点。瓦兰大婶面对利益诱惑,犹豫摇摆,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但是,作者通过一个细节表现出她无时不在思念儿子——那乡下女人激动得连肥皂都掉在水里,她结结巴巴地说:“是你吗,我的孩子?是你吗?我的孩子?”虽着墨不多,却通过言行神态刻画出她的心灵。有人说笔下的人物,就是作者自己的亲人,你要充分体谅笔下的人物的善恶,同情他们的命运,刻画出他们性格和情感,充分表现出他们的精神困境,是使之鲜活和具有张力的唯一方法。纵观莫泊桑的小说,他就是这样耐心地善待人物的。
  二、把凡人小事放进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上进行处理,能使庸常生活闪烁光芒。
  《在乡下》的蒂瓦什、瓦兰夫妇是地位卑下的穷苦农民,一群孩子都在土里打滚,一般人实在看不出他们的生活有任何意义。但莫泊桑在他们茅屋附近安排了一个城市的海滨浴场,安排了一个找上门来收养孩子的贵妇人,就展开了一幅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冲突的背景。金钱利益优厚的收养条件,体现出金钱社会对贫穷阶层的强大扭曲力,有钱,孩子都可以买去;没钱,穷人的一切,包括自己生的孩子都不会是你的。这里隐藏了作者对金钱左右人性的社会批判。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于社会与时代的。像莫泊桑一样,找准时代中人物的社会坐标,发现人物的命运,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崭新的生活。
  三、小说是写人的艺术,人物就要有日常的烟火气。有性格的优缺点,有善恶美丑集于一身的复杂性。
  开头时我提到斯丹达尔笔下的于连,其实莫泊桑首部长篇《一生》的男主角也是一个叫于连的渣男,他拖累了忍辱负重的女主一生。《一生》问世后,托尔斯泰大加称赏,称文中有一种感人的情调。在法国更受到广泛热烈的好评。作者同时代的作家保尔·阿莱克西指出:“这是些到处和每天都发生的事,但是这却让你心情激动,因为它富于人情味。”
  是的,就是人情味,这个小说最根本的魂,激活了莫泊桑笔下的民俗风景、芸芸众生,也包括这篇《在乡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