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讯 > 文娱>【晓荷•烟火】在生活美中展示深邃的情感(作品赏析)

【晓荷•烟火】在生活美中展示深邃的情感(作品赏析)

华夏时讯 2021-05-13

  清粥小菜是一位网络作家,她擅长于写小说和散文。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小说可以虚构与创作,散文则要求写实,不能虚构。她创作的《上门汉》是一篇写人的散文。散文写人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展示深邃的主观情感世界。散文写人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其所写之人常常是与作者有过交往或接触,在某一点上曾经给作者留有深刻印象的人。散文写人是借助对生活片断的描绘,揭示人物性格的点滴和局部,不求全,不求实,使人物空灵,富于神韵。《上门汉》就是一篇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的优秀散文,它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让读者过目难忘。这篇散文先被江山文学网评为精品,接着又被评为绝品推荐给读者。认真品读这篇佳作,仔细琢磨它的文字,我觉得它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和继父曾洪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我”在8岁时认识了曾洪棒,到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交了女友。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作者精选了几个生活片断来表现“上门汉”这个主题,塑造了一个虽然外表很丑陋,但是内心很善良的继父形象,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时间跨度10多年,作者只用了3000多字的篇幅,就把自己对继父态度的逐渐转变写得精准恰当自然流畅,展示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而这个写作技巧主要表现在作者具有较强的对生活美的发现和感受能力,有较强的语言叙述表达能力。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的,是千姿百态的,是无限的,而散文的篇幅是有限的,它有容量的限制。一幅画只能画一个画面,一篇散文只能把很有限的时空、很有限的人物展示出来。作者要以散文艺术来反映、折射、表现生活,只能精选题材,以少胜多。也就是说,作品必须以有限表现无限。这个“少”,这个“有限”,其要求是很高的,它要能反映、折射、表现生活的本质,而不是生活的皮毛,也不是生活的表征。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具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要求作者必须能够从生活中捕捉那些最能代表生活本质的“美点”。
  我们从散文《上门汉》的题材中不难看到,作者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新事物、发现特别强烈奇妙的东西;作者善于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其中所具有的惊心动魄的、感人肺腑的东西;善于从那些细枝末节之中发现具有重大意义、深刻蕴含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远远超出常人的发现力。
  曾洪棒是在作者“我”的亲生父亲过世两年后嫁给“我”母亲的。“我”第一次见到这个上门汉时就很反感很讨厌,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曾洪棒的敌意。曾洪棒的门牙长成了地包天,他一上门就成了“我”家的常住人口,“我”突然觉得自己反而变成了外人,被一个丑八怪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母亲。“我”决不会叫一个外人“爸爸”,尤其是这样一个丑陋的男人,他有什么资格?
  然而,曾洪棒对“我”却始终保持宽宏大量的态度,从不计较“我”对他的抵抗和恶搞。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经营着这个新家。“我”不喊他“爸爸”,不给他好脸色看,“我”不得已叫他曾洪棒的名字时也充满了敌意,让旁人知道“我”与他誓不两立,不认他这个继父。“我”甚至还爬上苦楝子树,将泛黄的果子大把大把地摘下,朝他头上砸去。他会在农闲时节出门赚钱,有人建房就去抬预制板。“我”中考落榜,母亲落泪,他在一旁为“我”辩解。他还做通母亲工作,鼓励“我”复读再考。“我”想快点上大学,去外地工作,摆脱那个上门汉。“我”突然就安心学习了。母亲要打“我”,他却护着“我”。“我”骂母亲,他挺身而出严肃地教育“我”。“我”掉下山崖,昏厥过去,他背着“我”走了十几里路才拦下一辆车送“我”进医院。母亲在“我”的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他操持家务,还会不定期来看“我”们。母亲病重了,他给“我”打来电话报告情况。母亲去世后,他仍然按时给“我”寄学杂费,仍然用母亲的名字。
  对于一个重组家庭来说,儿子与继父之间的心理对抗和矛盾冲突,这些看起来都是十分平凡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是极为平常的。也许别人没有发现它的意义,而作者发现了它,把它抓住,用来表现一种情思一种感受。作者把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捕捉来,进行放大,并摆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再认识,让读者获得新鲜感,在惊喜的发现中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散文《上门汉》的平凡之美。
  生活是无限的,艺术是有限的。艺术只能撷取有限的东西来表现无限的生活。所以,以细小表现博大,以少胜多,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作者遵循这个原则,只选取了很少的生活细节反映生活片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大与小,多与少,越是有差距,就越是有难度,也就越是有价值,越小越少,就越能给读者带来延展想象的空间,增加作品的蕴含。这就是散文《上门汉》的细小之美。
  散文之美,除了蕴含在题材的平凡之中和细小之中,还蕴含在典型之中。散文《上门汉》所选的题材除了平凡、细小而外,还很典型。因为题材典型,所以作品叙述的事物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在这篇散文中,“我”的继父曾洪棒的外貌很典型,行为也很典型。从作者对他的描绘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人物,他勤劳、善良、脾气好、有爱心,是家中顶天立地负责任的男子汉,是应该受到儿子尊敬的“继父”,是应该受到他人尊敬的好邻居。
  散文《上门汉》展示的美,除了平凡之美、细小之美和典型之美外,还有独特之美。独特是指内容独特,感受独特,人物独特,表达方式独特。艺术是一种创造,人们欣赏艺术品,实际上是在欣赏作者的创造,欣赏作者发现了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欣赏文本采用了什么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发现,或表达别人发现了却又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正因为散文《上门汉》有独特的美感,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洪棒异常精瘦,笑眯眯的,门牙长成了地包天,外貌虽然丑陋,心地却很善良。这个独特的上门汉镌刻在了读者心中。
  正是因为这篇散文选择了平凡、细小、典型、独特的题材来表现上门汉善良之美,从作者“我”一开始对继父曾洪棒的反感和心怀敌意,到对他不再反感,甚至还有了一点难以言表的好感,最后可以坐下来一起喝酒。作者清粥小菜以精练的文笔浓缩了这个极其缓慢极其不易的过程。老到的笔法娴熟的技巧,使读者在阅读中强烈地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对心灵的冲击,感受到一种优美的情韵在内心流淌。
  最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上门汉》很讲究留白。留白既是一种叙述技巧、语言技巧,也是一种布局技巧。写散文留白,就是要求作者在创作时要善于用笔俭省,笔法跳跃,给读者阅读留有一定的余地。作者在写《上门汉》时,很注意省略,用语精练含蓄。比如在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写到“我在母亲坟前说了很多”。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就不写了,让读者去猜去思考。接着,作者又叙述到,“回来时已是摸黑,对着曾洪棒递来的碗筷,惊觉他头发都白了。第一次觉得这个上门汉真的一直尽着户主的义务,突然有些心疼。”这样的文字,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受到“我”内心产生的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文末最后一句:“他转身拿酒,双手在脸上划拉着,此刻酒分明就摆在桌上。……”“我”和继父曾洪棒经过十几年相处的漫长过程,“我”对继父的敌对情绪终于消除了。散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延续“我”和继父曾洪棒的故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