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联赛什么时候恢复?联赛重启大方针已定!29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总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有序恢复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职业赛事,应单独制定赛事恢复工作方案,经审核评估后实施。”《意见》的出台,在大方针上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启动扫清了障碍。
尽管大方针已经确定,但是中国足球联赛以何种方案进行仍旧在研讨推进中,这将涉及开赛时间、主客场还是赛会制、具体赛程赛制等多项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继正常赛制、分组附加赛之后,如今联赛有极大的可能性采取赛会制的方案。
有关中国足球联赛方案,中国足协已经先后制定了多套方案,5月7日,陈戌源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表示,联赛有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完整的方案,也就是此前的双循环主客场赛制,第二套方案则是分组为A、B组,随后进行附加赛(原定淘汰赛方式,修订之后改为联赛方式),为主客场双循环赛制,计划6月27日开赛;然后则是第三套方案,但陈戌源并没有详细介绍。
当时,完整方案已经基本不可能实行,中国足协主推的是6月27日开赛的第二套方案,但是,3周多的时间过去了,这套方案仍旧没有能够落地,如今,这套方案不但没有落地,而且也有较大的可能性被放弃。
现在占据主导的是第三套方案:赛会制方案。目前,中超俱乐部并不是很愿意接受这个方案,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并不是最差方案,如果这个方案不能通过的话,甚至还会有第四套方案(取消升降级)乃至第五套(不恢复联赛)的方案,不过,《意见》的出台,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联赛启动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正在制定的赛会制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开赛时间 6月27日联赛开赛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7月初开赛的可能性相对较小,7月中旬乃至7月下旬开赛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赛会制方式 尽管主客场赛制仍旧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目前占据主动的是赛会制的方案,甚至,中国足协已经初步敲定了两个大赛区,其中每个大赛区又包括两个小赛区,暂定的是珠三角赛区的深圳和广州、长三角赛区的上海和南京。
此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因为是赛会制,整个防疫工作便更加可控,万一出现问题,应急处理也将更加方便,尤其是附带的风险会比较小。
仍为两个分组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即便是采取赛会制,16支中超球队并不会分为4个小组,而是仍旧为两个分组,分组仍旧按照去年的成绩进行蛇形排列,随后则是夺冠组和保级组的比赛。
单循环和双循环两套思路 至于具体的赛程赛制,随着赛会制方案逐渐浮出水面,正常的方案是7+4的方案,即常规赛7轮单循环比赛,附加赛4轮单循环比赛(和另一个小组的对手),因为是赛会制,所以单循环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但如果最终开赛时间相对较早,比赛日也允许,足协也有意采取全部双循环的方案,即14+8的方案。
很多球迷以为赛会制就是拉到一个地方一口气打完,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中超联赛开赛,中超联赛也会被亚冠和40强赛分割成若干阶段,所以,赛会制其实是被分成若干时间段进行若干次赛会制。
比赛将更加密集 和主客场赛制不同,赛会制的比赛将更加密集,因为避免了往返奔波之苦,理论上4天左右进行一轮比赛是没有负担的,而且按照国际足联最新要求,各队会有5个换人的名额,增强了各队应对密集赛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22轮比赛,只需要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完成。
中甲及中乙方案 中甲联赛18支球队,全部双循环会高达34轮,赛程过长基本被放弃,如果进行和中超类似的分两组的双循环方案,那么仅仅小组赛就要有20轮,目前更大的可能性是小组赛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球队,双循环为10轮,随后再进行附加赛。目前尚不了解附加赛的赛制,不排除6支球队进入升级组和6支球队进入降级组,中间6支球队则是排名组,双循环(同组对手不交手)为8轮比赛,不排除附加赛分为两个小组的可能。
中乙则有两套方案,32支球队分两组,及30支球队分三组,前者可以打15轮单循环,后者则需要打18轮双循环,升级组和降级组仅部分球队参赛。
当然,这一切仍旧没有最终落实和敲定,但中国足协已经制定了非常完善的防疫细则和应急细则,这些细则也是在充分吸收德甲等率先开赛的联赛经验基础上,同时结合中国足球的情况而制定的,虽然不同的联赛方案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防疫方案及应急方案是相通的。
尽管联赛开赛就是最大的胜利,但是联赛不同的赛制,其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各方都默认放弃了正常赛制,反而认可了此前足协的分组主客场方案,但对于赛会制,则多少有一些疑虑。
必须要说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动联赛恢复的指导意见是让人非常欣慰的,总局这一次展现了担当和勇气,也让中国的球迷们看到了希望。
联赛恢复其实是有着多重意义的,首先,中国三级足球联赛和CBA是球迷们最为关注的赛事,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能够启动或者回归,也必然会给中国的球迷乃至普通民众们更多的精神享受。
更加重要的是,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享受,在经济层面上,体育产业的启动对于国家和人民也有着重大的意义:近期,我们很容易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体育根本就不算事”,这句话其实大错特错,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在2019年博鳌体育论坛上表示,目前我们体育产业占GDP的比例已达1%,但这个比例仍旧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到4%,所以中国也在全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在国民经济因为疫情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任何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都必须该得到充分肯定,并且需要开绿灯的,只要在防疫层面做到可防(严格的防护措施)可控(周密的应急措施)。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不应该害怕出问题,只要在防控方面到位了,应急措施周密了,即便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便是。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唯有齐心协力,抓住每一个经济增长点,哪怕是细微的增长点,才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战胜困难。
由此,记者也谨慎建议:相关方面、总局方面以及中国足协,步子其实不妨再迈大一些,应该尽可能推动主客场赛制的实行,而赛会制只需要作为一个应急方案即可。
之所以建议推动主客场赛事,除了因为上述的精神和经济两个层面的提升之外,还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赛会制固然有缩短赛程的考虑(即便是相同轮数,每轮至少可以缩短1到2天的时间),但防控仍旧是核心,实际上,主客场赛制在空场的情况下,增加的仅仅是旅途的风险,但如果做好全程防护——因为是集体出行,这个更容易,这个风险其实是可控的,更重要的是,足球队本身就有其封闭性。
其二,主客场赛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允许球迷入场,而赛会制一旦进行,如果未来条件允许球迷入场,那恐怕也毫无办法了。实际上,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允许球迷入场,比如允许1/4(即隔一排坐一人,隔一列坐一人)人数的球迷入场,在未来也是完全有实现可能的。而一旦球迷可以入场,其消费拉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由此,尽管目前赛会制方案成为主导,但有关方面其实完全可以更坚决一些,继续推动主客场赛制的实施。